这些新的设计酒店 让老建筑重获新生

新闻来源:宏辉智通 发布日期:2017-07-24 浏览次数:2065

  美学与氛围的重建让整个空间散发出克制和解放、恒久和转变的微妙力量,一套旧的舞台背景,随时准备焕发新生。

  将老旧建筑改造成全新的设计酒店,这种新旧生命的反差与矛盾形成某种审美。它们破旧的外表下埋藏着过往和故事,也蕴含着无尽的潜能。

  美学与氛围的重建让整个空间散发出克制和解放、恒久和转变的微妙力量,一套旧的舞台背景,随时准备焕发新生。

  纽约

  Life Hotel

  全世界都在关心着纸媒的发展,但没有人能够真正预测到它的未来。而对于热爱平面杂志的人来说,也许这间Life酒店能够带你回忆起一些当初的辉煌。

  酒店的前身是纽约《LIFE》杂志的编辑部大楼,这本创办于1936年的印刷物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新闻摄影周刊之一,许多作家、记者、艺术家都曾在此停留。2007年停刊后,建筑曾被改造为公寓和小旅店,经营得不算太好,但“LIFE”的招牌却始终保留在门口。2015年,开发商David Mitchell以超过4000万美元的价格将这栋楼买下,并找来纽约知名餐饮品牌BR Guest的前任设计总监Tara Oxley担当设计。或许情怀是LIFE酒店最大的一张牌,但酒店最终呈现出的克制而考究的复古感又值得细细品味。大片白色的墙面清爽明亮,艺术家专门为LIFE创造的200多幅作品也分别散落其间。98间客房的装修风格有向上世纪致敬的部分,但也经过了当代设计眼光的审视:铁架床,黄铜部件,现代的软装,高挑的天花板,大理石的浴室台面……再加上无线音箱、智能电视,焕发出典型的新时代气息。酒店的餐厅Life Restaurant是餐厅业老手Stephen Hanson和主厨Michael Vignola合作的结果,提供全日餐饮。大堂和地下室分别有一家酒吧,尤其是地下室那间,曾经就是《LIFE》杂志的员工平时休息小酌的地方。David Mitchell说:“当我第一次踏进这里,我感觉到它(这栋楼)仿佛在对我说话,这成了LIFE酒店的灵感。”反正时代总会逝去,但精神持续流传。一本杂志的魅力能有多大?依旧耐人寻味。

  地址:19 W 31st St, New York, 美国

  普罗维登斯

  Dean Hotel

  尽管是美国罗德岛州的首府,小城普罗维登斯却往往因为布朗大学、罗德岛设计学院等著名学府而受到关注。由Ash NYC事务所操刀设计的Dean酒店就是诞生在这个枝繁叶茂的城市之中,充满美国旧式学院风,迅速成为人们频繁驻足光顾的时髦酒店新宠。但有意思的是,酒店建筑的历史却一点也不学院。它原本是一栋建于1912年的教会房屋,后被改造成一家脱衣舞俱乐部,有过很长一段灯红酒绿的时光。这些历史痕迹现在仍然能够从大厅里的马克地板、走廊上的霓虹灯牌看出来,都是设计团队的刻意保留。房间的设计上,Ash NYC从极富个性的欧洲精品酒店那里获取灵感。洁白的墙面、利落的线条,显得冷静与节制。空间规划受湖边营地和单间校舍的启发,混合搭配了Hudson Bay毛毯、手工定制家具和简敛的肖像油画,即便是面积最小的上下铺客房,也搭配了家具设计大师Jean Prouvé的桌椅。

  地址:122 Fountain St, Providence, Rhode Island, 美国

  悉尼

  Old Clare Hotel

  酒店所在的位置对于悉尼人来说是充满回忆的。虽然处在城市的边缘,但它曾经是CUB的旧址——这家啤酒厂开了170年,在悉尼人的印象里,他们总能在这里喝到好喝又便宜的啤酒。后来经营者撤出,它逐渐变成了一座令人遗忘的躯壳。新加坡商人Loh Lik Peng不愿看见酿酒厂和邻栋的旧酒吧变成如此可惜的一角,决定将两栋建筑重新翻修整顿,4年之后便诞生了时髦又新颖的 Old Clare Hotel。负责改建的是当地建筑设计公司Tonkin Zulaikha Greer,他们保留了老建筑的低调,并将分开两个建筑的巷子改造成了酒店的大堂,为曾经充满维多利亚时期风情的方形建筑赋予新的独特风格。酒店拥有62间房间和套房,设计以工业风为主,房檐、老木镶板以及原始裸露的砖块都加强了这种印象。客房里,中性色彩的毛绒真皮和胡桃木家具修饰并没有喧宾夺主,反而让室内的风格得到更完整的体现。

  地址:1 Kensington St, Chippendale NSW 2008澳大利亚

  新加坡

  The Warehouse Hotel

  过去一年,新加坡罗伯逊码头比以往生色不少,继去年Philippe Starck设计的M Social酒店在新加坡河岸下游开业后,附近的The Warehouse酒店也已于今年1月开张。它由一座建于1895年的货仓精心改装而成,设有37间特别定制的客房。置身于不经修饰的水泥墙、带刷痕的木地板及典型的高楼客房,可以深切感受到新加坡曾为马六甲海峡贸易枢纽的盛世。


  这一带的历史常常带着些黑暗与叛逆的色彩。它曾是从事各种地下秘密活动的红灯区,娼寮兴盛,斗殴事件频繁。1980年代,废弃一时的旧货仓发展为新加坡著名的夜店,也一度成为滋生非法交易的温床。不过,复杂的背景如今刚好变成了该酒店的设计元素及卖点。高耸大厅保留下原有的红石砖,天花板上的桁架、悬挂在半空中的黑色车轮与靠墙的黑色铁梯,都呈现出浓浓的工业风。挑高的楼梯通往第二层客房,黑色桁架同样沿用其中,造型刺穿墙面,带来很强的视觉冲击。被称为“Minibar of Vice”的迷你酒吧以Vice(罪行)调侃着过往,物品包括一些热量高到极易让人产生罪恶感的零食。此外,大堂中还有一个提供自制的酒精饮品和酒类的酒吧,饮品单上包涵了许多过去的饮品,以向酒店曾经历的特殊时代致敬。客人能在这里享受到过去香料贸易时代的味道,品尝酒厂酿造的酒,并沉浸于新加坡1980年代最著名的迪斯科之中。

  地址:320 Havelock Road, 169628, Robertson Quay, 新加坡